新华财经长春7月29日电(记者王晓林) 在28日举行的吉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翔宜表示,吉林省将锚定“千亿斤”目标,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五路并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推动高位再增产。据农情调度,今年吉林省粮食作物长势好于去年,有望再获大丰收。
一是精心守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健全依法保护、要素支撑、科技攻关、监督管理4个工作体系,编制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6—2030年)》,与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二期项目,持续扩大“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覆盖面积。
二是加快建设“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健全落实“1+7”全链条管理制度机制,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两重”建设、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契机,分区分类指导,提升建管水平。吉林省已争取到下半年建设任务626万亩、资金145.81亿元,任务规模和资金额度为近年来最多。
三是做强种子这个农业“芯片”。依托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三江”实验室,建设寒地育种中心,打造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推动科企融合创新和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优质食味耐盐碱水稻、高产高油大豆等突破性大品种。
四是加快智慧农机研发推广步伐。深入推进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智能免耕播种机、轻简型丘陵山地玉米收获机等新型机具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已有4个项目进入熟化定型阶段。今年,吉林省争取国家资金16.26亿元,把5类智能农机列入新一轮购置补贴、25类机具纳入报废更新补贴,以“优机优补”加快迭代更新。
五是推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百千万”示范展示行动,建设一批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打造玉米“吨粮田”示范区100万亩。加大吉林中西部地区“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推广力度,今年新增300万亩、达到1000万亩;实施“一喷多促”3500万亩,助力增产丰收。
同时,吉林省将进一步完善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用好中央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资金,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筑牢“黑土粮仓”,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排头兵”。
2024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853.2亿斤,居全国第4位,单产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粮食调出率超过60%。
西安股票配资平台,华泰配资,七号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