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探讨了贸易形势不稳定常态化的全球贸易局势,本篇将继续探讨不同品类受贸易政策的影响程度,并在下篇详细讨论如何短期灵活应对突发贸易风险以及怎样构建长期应对机制,帮助跨境电商企业减少成本损失,增加抗风险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
中国跨境电商品类出海现状
根据飞书深诺数据显示,放眼2024年跨境电商企业分布,当前中国出海企业的品类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行业构成来看,服装、饰品等具有典型轻工业属性的中低附加值产品仍是跨境贸易的主力军,持续发挥着“基本盘”作用;同时,家居用品、美妆个护等日常消费品也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此外,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等高价值品类也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这几类产品共同构成了中国跨境电商的核心赛道。
Source:飞书深诺
高风险型品类
在中国跨境电商主力品类中,部分产品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竞争,由于产品差异化空间相对有限和技术门槛较为平缓,市场供给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在此类消费领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更倾向于价格导向,品牌黏性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当关税或物流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时,该类产品将面临以下问题:
● 需求端:持续应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低品牌黏性市场竞争
● 供给端: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难以维持合理的利润空间
纺织品、家具和传统家电品类就是典型例证。以纺织品为例,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跨境业务毛利率仅为12.7%,较三年前下降4.2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这些产品虽然构成了中国出海的部分“基本盘”,但在价值链中仍处于相对低端位置,应对贸易风险能力较弱。
低风险型品类
刚需-供应链优势品类
以中国出口美国为例,时间线拉回至4月10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加征145%关税后,4月27日,《纽约时报》发布下图,直观的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其中,婴儿推车依赖比例高达97%。
美国时间5月7日路透社、《今日美国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当天举行听证会,美国财政部长在接受民主党籍众议员质询时被问到,是否意识到美国每年有超过350万婴儿出生,几乎所有的婴儿车都是中国制造的,当前商品成本正在上升,普通家庭正在受苦。随后,美财政部长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婴儿推车、摇篮以及其他婴童出行必需品豁免部分关税。
Source:《纽约时报》、公开资料整理
可见,当刚需品被加征关税后,当地人民比中国商家更加急迫地希望调整关税政策。
区别于前文所述的高风险型品类,母婴用品作为典型的消费刚需品类,配合中国企业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展现出显著的市场抗风险特性,该类品类的特征主要在于:
● 需求端:消费者必需程度高,对价格敏感度低,购买频次稳定
● 供给端:中国供应链体系成熟完善,生产效率及成本具有优势
这类品类主要包括:母婴用品、医疗用品、教育用品以及烟花、圣诞装饰等节庆消费品。
高利润高壁垒品类
除却上文谈论到的品类,当前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中,具备高技术壁垒与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品类正成为行业焦点,不同于其他行业,该类行业往往技术壁垒较高、潜在需求量庞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这些品类的共同特征包括:
● 需求端: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品质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 供给端:较高的技术门槛构建了天然的行业壁垒,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保持相对理想的利润空间
这类高利润高壁垒型产品主要包括消费电子类(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新能源类(如:移动储能设备等)。
我们以智能手机为例,下图展示了全球电商市场中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走向,预计该行业大盘将持续走高;同时根据TechInsights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十品牌有七个是中国品牌,显示中国企业在该品类上具备优势。
Source:飞书深诺、Statista
本篇我们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品类在关税波动下的差异化表现及抗风险能力。下篇我们将探讨企业抵御风险的短期策略与中长期解决方案,包括展开分析跨境电商应该如何调整产业布局、重建供应链以及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帮助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可持续的系统性抗风险能力。
西安股票配资平台,华泰配资,七号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